中土不腐,楼诚不拆,黑我丞相皆狗带。
哎嘿。

七山墙是西雅图一家艺术电影院的名字。很老很小很有味道。
主要为同人翻译存放和日常看文用。

(重要事情请注意:攻受顺序严重钝感星人。斜线不表示攻受,不要问我谁上谁下,因为这种信息我不懂也不在意……)

北大漓江网络文学年选女频卷之《如此夜》评论

媒后台终于推了。好嘛终于解禁,写了都大半年了。

书里的版本是限于出版的阉割版,各种绕着“耽美”俩字删,好容易网上推,不加回来简直不能出一口恶气。所以这两天发生了一点推送事故,包括发错版本一定要撤回重发的操作……

出书的时候无奈地把关键词的“耽美”改成了“亲情”,当时大家看了都乐,真是一对亲兄弟,两个共产党,特别伟光正呢。

楼诚实在是非常有趣和有爱的CP。这个CP萌得极有收获,各种意义上。感谢口罩老师。感谢小甜饼协会。感谢大家。


如此夜


mockmockmock

 

Mockmockmock是著名耽美作者脉脉2015年在Lofter发表《伪装者》楼诚同人时用的马甲,是最著名、最受好评的楼诚同人作者之一,每次更新热度自500至近3000不等。脉脉自2005年在晋江文学城的连载文库写作后,断断续续发表原创小说多篇,部分已出版。代表作有《有所思》《浮光》《歧路》《甜蜜生活》《群魔》等,作品以文笔细腻、结构精致著称。

《如此夜》发表在网易轻博客Lofter上。这个中文同人写作最大的发布平台和信息集散地上,每篇博客以所带的标签聚合成松散的社群,“楼诚”标签参与者和文章众多,自从Lofter于2016年设置“同人人气榜单”之后直到2017年5月,每月稳定占据总榜第一。脉脉迄今已在Lofter陆陆续续发表楼诚同人的三个长系列和一系列短篇;每次更新人气并非最高,但胜在口碑和影响力。她的《别日何易》被公认为楼诚圈的镇圈之作之一,《如此夜》亦以其质量广受赞誉。

 

【标签】同人  现代  谍战  耽美

 

【简介】

 

《如此夜》是mockmockmock在电视剧《伪装者》的楼诚同人圈写作的第三个长系列文,用《伪装者》中的传奇人物——三面间谍明楼和明诚两人的身份背景和原著情节,续写他们的故事。

《如此夜》由多篇短篇小说组成,每篇最长不过一万多字,篇与篇之间没有紧密的因果联系。故事发生在《伪装者》电视剧剧情结束之后,写大姐明镜死去,小弟明台诈死北上,留下的明楼和明诚依然像电视剧里一样,作为明面的汪伪政府官员,和国民党军统及中共双重卧底,在1940年的上海工作着。

除了第二篇中出现的明显的人物关系突破之外,这系列故事的发生先后顺序不甚清晰,截取了两人这段时期内的几个片段和这个设定下人物少年时代的回忆。每个短篇都集中写了某一个夜晚发生的事情,如第一篇写楼诚二人参与汉奸同僚的聚会,一整夜绷紧了弦,为了不被逼迫抽大烟,只能喝酒,最后二人精疲力竭地回到家中,默默等待天明。第三篇写姐姐明镜和明楼少年时,在父母横死后相依为命,明镜立誓违反女人不经商的习俗,决定守住家业,去求伯伯教做生意。外一篇《心花》写楼诚清明放假在家晒书,牵扯出明楼将明诚救回家中读书启蒙的回忆,捎带着回忆起已去世姐姐的往事,二人感慨而伤怀。如此等等。《如此夜》写人物对话和动作细致入微,描述事件经过有很强的电影分镜感,因此每篇都像一部情节张弛有度的短片。

选段为第二篇开头和第四篇全篇。第二篇以明楼的失眠开始,以委婉的笔调写两人间谍生活的操劳和压力,并不经意地写出两人之间不必诉诸于口的牵挂,含蓄克制的互动之下愈显动人。第四篇的直接源起是爱国群众在公众活动中行刺伪政府高官明楼,明诚在保护中受伤,引起两人对潜伏生活的担忧和思考,却最终因为对胜利希望的信仰,而坚定地继续走下去。全篇布局精细,文字优美得恰到好处,阴暗无边的气氛下还有些小小的黑色幽默,极富感染力。

 

 

无边暗夜里的心花

——评mockmockmock《如此夜》

 

《伪装者》的同人圈算得上近年国产影视同人圈中相当特别的一个了。电视剧热播的2015年秋天,微博上常有“看了《伪装者》,没萌上楼诚CP却起了入党念头”的粉丝反馈。对比前些年的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制作相对用心的《伪装者》有效传达出真挚而悲壮的情感,盖过了剧本和制作上并不隐蔽的缺陷;而热爱电视剧和其中人物的观众,尤其是同人小说的作者,更在解读和重新写作的过程中,补上了情节和背景中不合理的部分,将这部多有夸张的当代传奇作品连上了民族历史叙事,并为表面光鲜亮丽的人物和场景添上了灰暗沉郁的底色。mockmockmock(以下简称3m)的楼诚同人堪称其中翘楚;她构思精巧,笔力稳健的短篇小说充分向我们证明,网络文学中一样有传统高雅纯文学意义上的好作品。

所谓楼诚,就是《伪装者》中明楼和明诚的耽美配对。这两个形象潇洒气度非凡的三面间谍,以他们的外貌、能力和精神获得了大批拥趸;而这对有着留学法国经历的养兄弟,又以互相之间绝对的信任、默契的配合、不到关键时刻不显山露水的关心让观众对他们的相处方式歆羡不已。故而有粉丝将他们解为战斗伙伴、情侣、灵魂伴侣,并在同人写作中阐释他们的关系,想象他们的背景。《如此夜》就是这样一系列短篇,在抗战时期上海孤岛文化想象上书写两个理想主义的共产主义者挣扎在谍战第一线的痛苦体验,以及互相的陪伴和救赎。

萦绕着《如此夜》整个系列的,就是两个字:孤独。不是孤悬于人群之外、不屑于流俗的孤独,而是怀着热爱同胞和国家的热血之心,身处人群之中,却不得不自我封闭的孤独。《如此夜》的故事并不安静:不断有旁人的闲话,半真半假的虚伪客套。明楼和明诚也并不是彻底隔绝,他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人,社会关系盘根错节,而且并不乏自己人,但最终他们只能在深夜里一个人念数,一个人拨算盘,算好帐,再把字纸痕迹用火烧尽,依靠彼此取暖。他们俩互相之间话并不多——他们和别人说话更多,而且多半是假话——但那些说出口的家长里短和轻描淡写的互相照拂,却也掩不住暗地里流淌的感情和共同走过波折苦厄的羁绊。例如第二篇中明诚出门买菜,耽搁久了,回家发现明楼不在,正在按间谍的程序考虑该如何处理家中的东西时,明楼回来了。两个人互相以为对方出事之后第一次见面,应当是大松一口气心情激荡的时刻,表面却文风不动,只有“皱眉”“咽一口气”“换鞋”“抬头”这样最简单不过的动作,只有对话间不断被延宕的时间和重复的话语。“你出门的时间太长了”和“我来找你”重复了两次,不动声色间强调对彼此的牵挂。如此深情,正因其含而不露而越显动人。这就令他们终于转变为“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的兄弟情和战友情妥帖自然,毫不意外。

这种叙事语言风格的惜字如金,对应到谋篇布局,一样是藏起来的比露出来的多。表面上是简单的家长里短,一蔬一饭,背景里没有说出来的才是作者更深的用意。例如第四篇中,作者非常详细地写一顿平常的饭,苏式盖浇面,硬面,宽汤,不要香油要猪油,双份姜丝,一块熏鱼,过桥,不要荷包蛋;写明楼分面条,明诚挑剔熏鱼皮浸在汤里,明诚因为受伤胃口不好而决定用熏鱼换面条,琐细的对话支撑起了浓浓的烟火气和非常地道的苏沪风情,却把暗杀、危险、将来该怎么办这些紧要的问题压了下来,让它们成了房间里粉红色的大象,压迫感十足地存在着。没有人点破,直到出现在篇末两人黑暗中彼此相拥时的对话里。

明楼和明诚的孤独,是靠不断穿梭于其他时空和其他故事线的力量支撑起来的。十多年前留学的巴黎索邦,少年时期的姐姐和弟弟,空间上遥远的巷战的斯大林格勒,寥寥几句貌似旁逸斜出的闲笔,令人瞥见在黑暗中陪伴在他们身旁的人。第四篇是将这种复线结构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一篇。作者不断提起两人的法国留学生涯,从明楼在索邦讲课的经验,到明诚在疗养院做义工的经历,而最后才出现的两句拉丁语,和凯撒“过河”的意象,穿起了他们青年时的阅读经验,穿起了几千年前古罗马的征战杀伐,还不经意地激起了宗泽死前三呼“过河”的民族记忆。而同时出现的,还有未能得手的刺客的视角。作者没有写暗杀者的结局和背景,却通过“这样的人其实是我们所有人”的惊人之语,点破了故事的主旨:是的,这样的上海是非常危险压抑和孤独的,但好在,明楼和明诚只是广大抗战军民中的一员。刹那间这点希望的火光竟让压抑的现实疏朗起来,因为这样孤独的故事里,我们很容易忘了,他们永远都不是孤军奋战。

《如此夜》中的明楼和明诚之所以特别令人信服和喜爱,也和穿梭的故事线里偶尔出现的小人物有关。他们蝼蚁一样在乱世里生存,胳膊上遍布青紫的点大烟女招待,偷了东西熟练地躺在地上等着挨打的小孩,餐馆里会讲法语的俄国服务员姑娘;这样的人抛入乱世,便瞬间不见了踪影。作者写楼诚二人思虑周全地体恤小人物,并不可能面面俱到,却凸显温情和善意。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第一篇中的点烟少女。明楼做戏打碎了少女手中的烟杆后,不动声色地拦下了要大发雷霆的同僚,还在佯醉离开时趁机夸了少女,在她胸口塞了一把钱。给了同僚面子,还周全地维护了少女,且完美地扮出了纨绔的形象。这小人物从来只能是暗色背景里的过客,楼诚二人也从不能以真面目相对,但这样的善意配合小人物顽强的生命力,却有力量让我们相信他们心中燃烧着的那把希望之火。

“这是一个寻常的夜晚,有点儿风,月亮不是满月,没有雨,不冷也不热。

这样的夜晚,他们大概还要过上许多个,天就亮了。”

 


评论(14)
热度(282)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七山墙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