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不腐,楼诚不拆,黑我丞相皆狗带。
哎嘿。

七山墙是西雅图一家艺术电影院的名字。很老很小很有味道。
主要为同人翻译存放和日常看文用。

(重要事情请注意:攻受顺序严重钝感星人。斜线不表示攻受,不要问我谁上谁下,因为这种信息我不懂也不在意……)

和老师以及师弟师妹吃饭,从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值得质疑的分野说到了阅读体验。老师说,她觉得很多阅读是停留在理智的“伪我”层面上的,理智上觉得好,会反复提起反复回味;但真正能影响人为人处世的阅读,则直击本我的情感层面,往往激起的共鸣并不能以语言表达,却真的能影响人一辈子。而这些文字,经常并不是复杂思辨的高雅文学而是直接满足人类欲望的类型文学。

细想来很有意思。想想从小到大的阅读体验,意识到年纪尚小时候读的作品,那些直击本我的东西,也许确实从很独特的角度塑造了我们。

直到现在,我喜欢的作者里女性比例都极高。五四作者除了无可争议的迅哥儿,十几年前起最心水的就是萧红,对英语作者的爱好更是俗气地沿着勃朗特、奥斯丁一直拉到了伍尔芙。似乎一直特别喜欢并安于女性的身份和视角,并没有为性别而产生过纠结,但向来从直觉里就不认同女性不如男性,好强得理直气壮。这种在性别上缺乏自厌和不安的成长过程应该不是独此一份,但近些年来却发现这并不是常态。

个人而言,除了家庭原因之外,或许要感谢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和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小妇人》《小公主》《秘密花园》《绿山墙的安妮》。那些不安于传统角色,内心丰富而梦幻,有自己野心的优秀女孩子,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自我认同和认知,可能永远无法计量。

跨年的深夜,在精疲力尽地刷完一本颇罗嗦的学术专著之后,忽然想感谢在自我认知形成的关键时刻我有缘有幸遇见的书和作者,尤其是这些曾经直击本我的阅读经历。

多么温柔安稳的回忆和体验呐。

顺便祝自己和看到文章的人新的一年都能建立温柔和快乐的回忆。

呐。

评论(9)
热度(11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七山墙 | Powered by LOFTER